中投顾问重磅推出产业研究大脑,是"产业研究的数字化高效工具",欢迎试用体验! | ||||
---|---|---|---|---|
产品名称 | 目标用户 | 核心功能定位 | 产品介绍 | 试用申请 |
产业研究大脑 | 政府、企业内关注产业发展的领导及工作人员 | 产业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详情 > | 申请 > |
联系电话: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
第一章 中国技术创新市场发展状况
1.1 中国技术创新市场发展现状
1.1.1 技术市场发展规模
1.1.2 国家科技经费投入
1.1.3 发明专利申请情况
1.1.4 科技人才队伍状况
1.2 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1.2.1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
1.2.2 各省市技术输出情况
1.2.3 各省市技术输入情况
1.2.4 区域技术的交易情况
第二章 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支撑
2.1 国家科技创新专项发展规划及其解读
2.1.1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回顾
2.1.2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解读
2.1.3 推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2.2 国家层面技术创新发展政策解读
2.2.1 国家数字科技战略
2.2.2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2.2.3 创新中心建设政策
2.2.4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2.2.5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
2.2.6 企业财税优惠政策
2.3 地方层面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政策解读
2.3.1 浙江省
2.3.2 广东省
2.3.3 云南省
2.3.4 湖北省
2.3.5 福建省
第三章 中国现有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研究与企业运作分离
3.1.1 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率低
3.1.2 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
3.1.3 科技成果转化短效化
3.1.4 中小企业技术供给不足
3.2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存在弊端
3.2.1 政策制定缺乏实际调研
3.2.2 科技评价体系过于刻板
3.2.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落后
3.3 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困境
3.3.1 主体创新能力较弱
3.3.2 创新平台层次较低
3.3.3 创新人才缺口较大
3.3.4 创新环境建设较慢
第四章 中国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建设发展状况
4.1 共性技术基本介绍
4.1.1 共性技术的重要性
4.1.2 共性技术的技术特性
4.1.3 共性技术的外部性
4.1.4 关键共性技术的性质
4.2 共性技术创新关键障碍及应对措施
4.2.1 共性技术创新关键障碍
4.2.2 创新障碍的应对措施
4.2.3 共性技术扩散的难点
4.2.4 共性技术的突破措施
4.3 中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分析
4.3.1 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类型
4.3.2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
4.3.3 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特质
4.3.4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议
4.4 中国新型研发机构“四不像”运行机制分析
4.4.1 机制理论基础
4.4.2 机制特征分析
4.4.3 运行机制剖析
4.4.4 机构角色定位
4.5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成效分析
4.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方向
4.5.2 新兴产业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得到突破
4.5.3 政府提供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支撑
4.5.4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机构初步整合
4.6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4.6.1 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尚未攻克
4.6.2 技术供给体系缺乏顶层设计
4.6.3 部分共性技术供给效能低下
第五章 中国主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分析
5.1 新一代信息技术
5.1.1 国家层面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规划
5.1.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机构配置
5.1.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
5.2 新材料产业
5.2.1 国家层面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规划
5.2.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机构配置
5.2.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
5.3 新能源产业
5.3.1 国家层面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规划
5.3.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机构配置
5.3.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
5.4 生物产业
5.4.1 国家层面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规划
5.4.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机构配置
5.4.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
5.5 高端装备制造
5.5.1 国家层面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规划
5.5.2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机构配置
5.5.3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
第六章 中国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状况及经验总结
6.1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6.1.1 发展定位及组织架构
6.1.2 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6.1.3 专业研究所建设规模
6.1.4 产业研究院基金情况
6.1.5 产业研究院改革举措
6.1.6 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6.2 江苏省其他产业技术研究院
6.2.1 扬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
6.2.2 扬州市产业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2.3 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
6.2.4 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2.5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6.2.6 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3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
6.3.1 研究院基本介绍
6.3.2 研究院组织架构
6.3.3 研究院发展指引
6.3.4 研究院创新计划
6.3.5 研究院发展经验
6.3.6 研究院项目动态
6.4 山东省其他产业技术研究
6.4.1 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6.4.2 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4.3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6.4.4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4.5 山东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
6.4.6 山东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5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6.5.1 研究院基本介绍
6.5.2 研究院组织架构
6.5.3 研究院金融服务框架
6.5.4 研究院建设成效
6.5.5 研究院柔性战略总结
6.5.6 研究院发展经验
6.6 广东省其他产业技术研究院
6.6.1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6.6.2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6.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6.6.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7 上海市
6.7.1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6.7.2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6.7.3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
6.7.4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创新发展总结
第七章 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策略及经验借鉴
7.1 美国
7.1.1 美国技术创新体系框架
7.1.2 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
7.1.3 DARPA牵引技术创新发展经验
7.1.4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产业化过程
7.1.5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经验
7.2 日本
7.2.1 日本科技创新战略的特点
7.2.2 日本科技创新战略的启示
7.2.3 隐形冠军企业创新技术经验
7.2.4 日本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
7.2.5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应用
7.2.6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经验
7.3 德国
7.3.1 德国技术创新体系组成
7.3.2 德国创新体系发展特征
7.3.3 古里克工业联合会(AiF)
7.3.4 德国Fraunhofer共性技术特点
7.3.5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应用
7.3.6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产业化过程
7.3.7 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经验
7.4 英国
7.4.1 英国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特点
7.4.2 英国关键共性技术评价体系
7.4.3 英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
7.4.4 英国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启示
7.5 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产业化基本经验总结
7.5.1 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7.5.2 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关键载体
7.5.3 企业作为前瞻性应用的关键主体
第八章 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具体做法分析
8.1 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设计
8.1.1 明确发展定位
8.1.2 制定管理模式
8.1.3 运行机制选择
8.1.4 评估遴选项目
8.1.5 建立技术共享
8.1.6 引进投资主体
8.1.7 完善利益驱动
8.2 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路径
8.2.1 部署前瞻性技术研发
8.2.2 主体深度协同创新
8.2.3 培育高端产业集聚区
8.2.4 打造区域创新生态
8.3 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8.3.1 绩效指标内容
8.3.2 选择绩效指标
8.3.3 具体考核方法
8.4 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4.1 职能定位问题
8.4.2 资源集聚问题
8.4.3 输血造血问题
8.4.4 制度设计问题
8.4.5 绩效评估问题
第九章 共性技术研发中政府职能探析及政策建议
9.1 共性技术研发中政府职能探析
9.1.1 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的意义
9.1.2 技术创新中的职能定位
9.1.3 构建科技重大专项研究体系
9.1.4 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
9.1.5 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9.1.6 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功能
9.1.7 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职能
9.2 共性技术研发政策制定导向
9.2.1 发挥政府促进创新作用
9.2.2 共性技术供给政策方向
9.2.3 共性技术研究政策建议
9.2.4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路径
9.2.5 产业共性技术政策建议
9.2.6 产业需求作为关键导向
9.2.7 政府助推区域协同创新
9.2.8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策略
我国的科研过程与企业研发过程是两个相向独立发展的过程,从理论上讲,从科技创意、科技立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工程化、技术产业化、产品技术研发到技术服务是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企业处于这个价值链的末端即市场端,由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研发再由企业研发带动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是最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但在我国,科研组织和高校是研发的主体,其科技创新模式主要是理论驱动或学科驱动的模式,探索科学规律和解决理论命题是其主要动机,由这种科技创新模式决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主要是一种“推式”模式,即科技团队或科技人员在立项和研发过程中并没有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只是在理论成果或技术成果形成后,再考量其是否具有产业化前景,然后通过科技中介或自我寻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种模式的效率不高。
对此,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包括美国的“硅谷模式”和“MIT 创业模式”、欧洲创新投资和企业联盟网络中心(EEN)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英国剑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的科技企业家孵化模式、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的“合同研发”模式、日本筑波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的“本格研究(Full Research)”模式、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企业育成模式等。
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0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稳居世界第二位;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5%,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2022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7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正式发布。全文提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及共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九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技术创新市场发展状况、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支撑以及中国现有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接着对中国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建设和中国主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状况展开分析,并对国内外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状况及相应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的具体做法以及对共性技术研发中政府职能进行探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投产业研究院、各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您或贵单位若对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感兴趣或者想了解国内外产业技术研究院运作方式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