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时代】江苏:调结构换动能城乡统筹促民生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江苏全省上下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城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制造大省——江苏发布经济年度成绩单:201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6万亿,同比增长6.7%。
2013年以来,江苏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从37%提高到2018年的43.8%。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
遵循总书记的指示,江苏编制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后组织实施了600多项、总投资1500多亿元的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计划,带动全省制造业水平迈向“中高端”。
在这个车间,所有设备都实现了智能化,机械臂、智能仓储,每件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如今,像这样的智能制造车间江苏已经建设了500多个示范点,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江苏五年来还密集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在南京,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00个,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在张家港,这个曾经的化工园区,如今近40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关停,将转型发展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
为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江苏全省上下还在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方面集中发力。80岁的农技专家赵亚夫回忆说,2013年3月8日,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现场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五年来,江苏各地陆续出台新型城镇化相关规划,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提升。在睢宁县姚集镇,原来分散居住的600多户村民,现在都住进了整齐划一的新型社区里。
在这个新型社区,便利店、足球场、文化剧场等一应俱全,卫生院和城里的三甲医院数据连通。镇上还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对于富余劳动力则引导发展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等。
今年,江苏计划在苏北实施620个村的改造任务,用3年时间改善30万户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
韩正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3日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听取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韩正指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要深刻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韩正强调,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让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最严格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是最珍稀的自然资源,要切实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监督,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严肃查处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要进一步加强自然遗传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要做好生物多样性基础监测和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韩正表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0年在我国举办。要积极做好筹备工作,全面履行东道国义务,确保举办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