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网-产业投资专用门户

消除堵点痛点 让闲置物品交易无忧

来源:互联网 2023-03-18 17:45中投网 A-A+

  淘一部手机、卖掉不用的小家电……在二手交易市场,不少人在买方与卖方间不断进行着身份切换。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循环经济成为热议话题之一,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手闲置交易也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

  近年来,在大众消费领域,诸如自行车、图书、衣物、电子产品等二手闲置物品的交易相当火爆,这种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在不断释放节能减碳的巨大潜能。不过,二手交易市场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

  好的方面,受绿色消费观念盛行、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参与主体等逐年扩大。以某二手交易平台为例,2022年,有近2000万用户在该平台交易,实现碳减排量66.8万吨,能源减损量达936.8GWh,约等于中国8万户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当年,该平台二手书籍累计成交超348.6万册,相当于保护了3万棵树木资源。

  而令人担忧的是,二手交易领域有关企业在物品回收、流通、安全保障等方面仍存不足,物品的品质、卫生、售后等成现实痛点。以信息安全为例,很多人转卖手机时都担心信息被泄露。有数据表明,近5年来,我国手机废弃量每年达4亿多部,而进入正规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的只有10%左右。

  实际上,要让循环经济真的“香”起来,还需拉近其与百姓的感观距离——买卖方便与否、体验如何,直接关乎公众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参与度。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二手闲置物品交易中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可能,相关方面也要通过进一步细化举措,为其加油助力。比如针对一些用户绕开二手交易平台私下交易的情况,资金安全保障机制该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缓解被交易物品“所得非所见”、物流空包错包、几乎“零售后”等现实痛点?如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二手交易平台已在回收体系上进行了探索,完善了回收、检验、删档、转卖或拆解等流程,一定程度上给平台用户吃下了“定心丸”,这些相对成熟的做法值得学习、参考、借鉴。

  促进二手交易市场发展,其实也是在涵养公众的“循环经济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当循环经济按下加速键,公众的参与体验不能再一路“磕磕绊绊”,健全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打通堵点、抚平痛点、消除参与者的后顾之忧,必要而紧迫。

十四五将是中国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重点机会有哪些?
扫码关注右侧公众号,回复对应关键词,即可免费获取以下报告
中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1、中投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投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相关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免费报告
相关阅读
相关报告
大健康产业投资前景预测 大健康产业投资前景预测
热门报告
最新动态政府招商数字化新工具——中投顾问产业招商大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