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岁末,总投资12亿元的金龙泉集团钙基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正式落户南漳县,这是该县实施“产业链招商、创新链强商、服务链扶商”链式创新的成果之一。
“产业链招商”,引来了投资110亿元的川发龙蟒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项目;
“创新链强商”,让华新水泥公司在南漳连续投资15亿元建设建材产业园,从一家水泥生产企业“裂变”成集垃圾处理、骨料生产、精品砂为一体的新型建材集团;
“服务链扶商”,打动了福建客商陈文,“以商招商”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云上牧歌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项目……
去年元至10月,南漳通过“三链融合”链式创新,引来116个项目,合同投资额712.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个。工业投资完成66.7亿元,同比增长44.8%,增幅位列全市第一。规企培育新进20家,创历年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突破在招商。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表示,南漳聚焦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在“招大引强、招群引链”上实现新突破,打造“强县工程”新引擎,不断推进南漳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招商:
梯度培育,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隆冬时节,龙佰钛业“磷酸铁锂和钛产业项目”南漳建设工地鏖战正酣。该项目由龙佰钛业公司追加投资30亿元,打造国内一流的钛产业化工基地。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产值将达到105亿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
凭借一粒“钛”粉,龙佰集团给南漳带来了全新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以龙佰钛业为龙头,南漳相继引进兴发化工、高隆化工等上下游循环产业链项目。
近年来,南漳大力实施招新补链扩群工程,编制重点产业图谱,打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18条富有南漳特色、链条无缝连接的产业链,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总链长”、县“四大家”领导为链长的18条产业链链长,同时政企联手,构建以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链主”的“双链长”工作体系。南漳各产业链“链长”既挂帅又出征,带头开展“巡链”活动,一线参与谈项目,一线协调促落地,一线扎根搞服务,构建“人人参与、全员招商”的竞进态势。
加速建圈强链,构筑产业新高地。该县成功引进投资120亿元的南漳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投资110亿元的川发龙蟒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投资100亿元的卓阳6GWh(6亿瓦时)储能生产基地等3个投资过百亿元项目。
“链”上发力,群雄并起。
一个产值百亿的龙蟒钛业项目,引来4个投资过百亿的化工产业链项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
南漳紧盯项目入库率、开工率、转化率、达产率,进一步推动投资35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投资6亿元的长源东谷、投资30亿元的龙佰钛业等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产。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持续作为、不断孵化,逐步形成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培育格局。
“创新链”强商:
多元裂变,18条产业链由弱变强
产业链的长度,决定了产品的附加值高低。产业链越向高端攀升,产业体系就越强壮。在南漳,各产业正“加速多元裂变、串珠成链”、产业升级,催生一个个“航母级”产业集群。
1月2日,华新建材产业园1000万吨骨料、30万吨精品钙、75万吨精品砂项目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
作为曾经的传统水泥生产企业,华新水泥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工程等循环经济,生活垃圾经过高温焚烧处理后,摇身变成了建筑用料——水泥。昔日的“排放大户”变成了如今的“环保先锋”。
不仅如此,为推进新型建材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下游延伸,华新水泥公司先后投资15亿元建设建材产业园,新建商砼一体化项目以及骨料生产线、精品砂、精品活性钙等新型建材项目,实现由单一水泥产业向建材产业链延伸。华新水泥建材产业园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将实现产值近30亿元,上缴利税3亿元。
更多裂变故事在南漳上演。
嘉达生物科技公司作为南漳招商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投资约3亿元,是省科技含量最高、加工能力最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科技出口企业之一。公司开发的茶多酚、多糖提取物等高优食品、高端护肤品的原料,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自从在南漳投资达产以来,连续两年出口创汇过2000万美元。
在嘉达的带动下,闽钱科技、康莱生物、瑞霖食品等10家食用菌生产企业、23家深加工出口企业纷纷落子,已然成为年产值30亿元、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的产业集群,如今,南漳县的食用菌生产、出口量更是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哪怕是一个部门、一条生产线,只要具备发展潜能,都有机会‘裂变’成新的企业。”南漳县经信局局长范凌介绍,该县聚焦18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大力推进企业孵化裂变、行业扩散裂变、产业生态裂变。
去年以来,南漳投入技改资金2亿多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近20%。先后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4家,高新技术产品达46个。
“我们要聚焦产业链创新,在‘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无链’生有上攻坚突破,推动18条产业链由弱变强,努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南漳县县长陈栋如是说。
“服务链”扶商:
当好“店小二”,开展“保姆式”服务
云上牧歌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项目是全省规模最大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3亿元,带动就业千人以上。
“云上牧歌项目,2022年5月洽谈,7月签约,9月破土动工,仅用了4个月。”云上牧歌项目负责人执行经理陈文介绍,这背后离不开县委县政府贴心的服务。
南漳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张重阳被南漳县委县政府设为“特派员”进驻企业,随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福建人陈文,她的身份是襄阳嘉达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2022年初,陈文患水痘,张重阳每天到病房探望。细节“积攒”下的感动,使陈文产生了将云上牧歌公司引入想方设法在南漳县的想法。最终支持下,通过“以商招商”,将云上牧歌落户南漳。
巿场主体安心办好墙内事,党委政府用心办好墙外事。县委书记罗兴斌介绍,南漳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四大家”领导包保责任制,提供“全程代办制”“保姆式”服务工作机制,下足功夫做到项目审批“零障碍”、项目建设“零阻力”、项目服务“零距离”,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南漳县这一系列惠民利企的举措,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
围绕产业链发展,南漳不断做优“服务链”,量身定制新兴优势产业链“一链一行”名录,建立产融对接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先后为牧兴食品公司兑现200万元政策奖补资金,协调银行为东方明珠酒业、华海纤维等公司8200万元贷款金额降低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累计减息4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同时建立产业链人才池、资金池,推动“百名干部进百企”行动,选派懂经济、懂产业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南漳已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审批手续办理问题105个,为92个重点项目解决了“难点”,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