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税收优惠健康保险工作将在全国范围推开
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2017年7月1日起将该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规定凡是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每年2,400元,即每个月200元。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也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按同样限额予以扣除。这项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参保的动力。
(二)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落实有利于规范行业的发展
2017年10月,中国保监会出台了《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落实〈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在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府对于保险行业监管政策的落实有效督促了保险公司重视和改进保险服务。通过检查,有效督促保险公司切实承担起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同时也加强消费风险提示,帮助消费者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保险公司的规范化和消费者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都能有效地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三)消费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
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根据“十三五”规划,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在政府的教育,消费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加上在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将会继续得到快速的发展。
(四)医疗健康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保险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也是国家的战略层面规划的内容之一,近年来,技术创新的投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关注于医疗健康管理领域。在发达国家,可应用的健康管理技术非常广泛,包括植入医疗设备、移动医疗、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未来的愿景,是使健康管理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设备,任何患者,贯穿医疗全流程。医疗健康管理技术的创新能让保险公司将创新技术应用于健康管理,例如新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移动健康管理和大数据分析,还能借此打造闭环式的健康管理服务。
(五)老龄化发展提升了对于健康保险的需求
我国老年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为46.6%,远高于全国18.9%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全国人口两周患病率是18.9%,而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为46.6%,这样直接导致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急剧上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对于医疗消费水平的上升,人们对于健康保险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了,消费意识也越来越强了。人们对医疗与养老的充分保障有了更多的追求,对健康养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商业保险参与健康养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不利因素
(一)健康保险缺少医疗服务属性,盈利能力低
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大多仅仅提供保障(尤其是财务保障),对于风险的经营意识只停留在对风险的识别和精算的粗放型阶段,尚未进入对承保标的风险进行管理和干预的精细化阶段,健康险产品缺乏医疗服务属性,是保险公司难以把握风险,因此目前大多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盈利能力并不高。未来健康险产品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与越来越多地要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进入管理式医疗保险的产品形态,通过医疗服务管理被保险人的健康,降低发病率。
(二)险种设计专业程度低,不合理
目前的健康险险种设计更多依赖金融设计专家,医疗专家参与的较少,专业化不够,销售的产品中,仍以常见的重大疾病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为主,产品单一,各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缺乏全行业数据共享系统
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各自有一套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由于系统多、接口多、标准不统一,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商业医疗保险领域难以建立全行业的数据信息系统、行业信息系统、数据积累等,基于疾病发生率、医疗费用支出率、平均余命等统计资料积累不足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很难了解既往病史以及医疗费用的开支,极易导致公司产生承保风险。
保险保费收入预测
2015年,我国保险保费收入为24,282.52亿元,同比增长20.00%;2016年为30,959.10亿元,同比增长27.50%;2017年1-8月为27,654.18亿元,同比增长20.45%。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保险保费收入将达到4.56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96%,2022年将达到10.77万亿元。
健康保险保费收入预测
2015年,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2,410.47亿元,同比增长51.87%;2016年为4,042.50亿元,同比增长67.71%;2017年1-8月为3,194.93亿元,同比增长3.12%。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将达到5,284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6%,2022年将达到9,3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