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网-产业投资专用门户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诉求也越来越高

来源:南方日报 2023-01-10 11:41中投网 A-A+

  临近春节,年夜饭市场“硝烟再起”。因“懒人菜”“快手菜”征服年轻人的预制菜成爆品,“搅动”年夜饭大市场。以往需要一家人忙活一整天的年夜饭,如今变成了大盒小盒的预制菜年夜饭礼盒。

  岁末年初,电白预制菜企业订单排满,生产线“开足马力”保障供货。“现在是生产多少货,就出多少货。”预制菜企业海家福(茂名)食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江磊说,防疫“新十条”发布后,之前退掉的订单全补了回来,目前在全产能生产,以礼盒销售居多。

  除了行业因素,电白预制菜的火热也有其内在原因。在前不久举办的首届全国预制菜创新创业大赛上,陈江磊带领团队代表茂名参赛,最终以“基于蛋白水解技术的营养健康高档预制菜——速食鲍鱼海参佛跳墙”项目斩获铜奖。

  这次获奖项目菜品是家喻户晓的佛跳墙。“十种原料都选择味道体系能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个都有自己的工序,最后整合一起。”陈江磊认为,茂名“高凉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其原汁原味理念同样应指导高端健康预制菜研发。

  技术支撑

  十种原料生产工艺各自独立

  1月5日下午,海家福(茂名)食品有限公司的无尘生产车间内,佛跳墙的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三四名工人在加工车间修剪鹅掌,另一旁的熟制车间,高温炉内的鹅掌已经煮到泛出褐红色,刚熬制好的鲍鱼汤汁香味充溢整个车间。

  “我们会根据每天的原料情况,安排生产工序。”陈江磊介绍,佛跳墙有鲍鱼、海参、鱼翅、花胶、鱼唇、鹅掌、螺片、香菇、干贝、裙边十种原料,每一种原料都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工序,每天的生产线会处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原料。其中,鲍鱼的工艺需要12—15天,海参需要7天左右,花胶则只需要5天左右。

  生产线上每天处理的原料可能会有不同,但每天都要进行摆盘——按照工艺配方的要求把不同物料码放到托盘并加入鲍汁,相当于每天都有成品产出。“目前的产量是日均2万人份。”陈江磊说。

  其实,佛跳墙一直被视为高端菜系。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原料涉及鲍鱼、海参等较名贵的海产品,同时因为海产品做法较为复杂,一般家庭难以低成本制作。而佛跳墙以预制菜的形式出现,满足了餐饮企业及家庭的需求。

  从企业生产端来看,冷冻佛跳墙的制作,从全国沿海地区网罗海产品作为原料,挑出畸形、破碎、不完整等感官不符合加工要求的原料后,采用水发的方式进行前处理,先把原料放入沸水中煮软,然后放入4左右的冰水中进行泡发,泡发过程中每天换一次水并切除内脏等不可食用部分;再经过调味、腌制、熟制,熟制以后的物料过冷水捞出,自然冷却;接下来进行摆盘、真空包装,放置-40以下的速冻库急冻,最后放于库温设定为-18以下的冷库中贮存。

  整套流程下来,生产成本不低。但陈江磊认为,消费者购买佛跳墙,其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对健康的考虑会重于性价比,这也是他转型做高端健康预制菜的原因之一。

  陈江磊的底气还来源于高校的技术支撑。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一直跟母校保持密切联系。“将预制菜行业里遇到的问题,到高校进行研发突破,进而在生产端实践。”陈江磊说。

  响应电白区委、区政府号召,陈江磊放弃了珠三角地区的机会,2019年回到电白创业,进一步发展预制菜市场。“借靠博贺渔港和电白沿海,原料这一块我们是有优势的。”陈江磊表示,建厂生产预制菜后,会逐步把成熟的技术和市场放回电白,打造预制菜全链条产业。

  文化相融

  以营养健康导向发展预制菜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在C端预制菜需求中,“健康”高于“性价比”,仅次于“省时”排在第二位。营养搭配不均衡、看起来不够健康是一部分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担忧。

  在陈江磊团队里,针对佛跳墙等预制菜的制作,形成了生物预水解风味发酵技术。该技术能使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预先得到水解,尤其是食材中富含的难以被人体分解吸收的部分蛋白质,如胶原蛋白、肌原纤维蛋白等,在后续加工中产生大量有营养的、有益于健康人体的多肽、小肽、游离氨基酸等呈味物质,从而将食材的鲜味和风味最大化地呈现,赋予产品独特而丰厚的味道体系。

  对食材和风味最大化呈现,这是陈江磊将“高凉菜”文化植根预制菜发展的思考。

  高凉菜,追求极致的原汁原味。为了保持原料的原味,“高凉菜”在烹饪上以白焯、水煮、煎为主,并少放调料务求带出材料最原始的风味,其味道可以用清、鲜、香、嫩四字概括。

  那预制菜如何做到原汁原味?首要是去除香精,不添加色素、防腐剂。“从不加任何添加剂角度指导去做调料,原料单独制作再融合,烹饪时它的原汁原味才能凸显出来。”陈江磊认为,结合高凉菜文化,是可以指导预制菜往营养健康方向发展的,这是本土的特色,也是本土的文化优势。

  电白是茂名唯一有海岸线的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海岸线长达220多公里,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产品品类繁多。美丽富饶的南海涵养着丰富的海鲜,勤劳勇敢的电白人将各种多样的海鲜,做成美味可口的美食,成为茂名饮食的重要元素。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12月,茂名市高凉菜研究院电白分院、电白高凉菜研究推广中心揭牌,这将进一步推动深入挖掘电白高凉菜文化底蕴,传播高凉文化,激发群众对高凉美食的热爱,助推高凉美食文化传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诉求也越来越高。可以预见,预制菜的发展趋势将转向少油少盐少添加剂——这与“高凉菜”原汁原味的追求一致。如何挖掘好、用好高凉菜文化,对推动具有本地特色的预制菜发展有促进意义。

十四五将是中国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重点机会有哪些?
扫码关注右侧公众号,回复对应关键词,即可免费获取以下报告
中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1、中投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投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相关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免费报告
相关阅读
相关报告
大健康产业投资前景预测 大健康产业投资前景预测
热门报告
最新动态政府招商数字化新工具——中投顾问产业招商大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