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网-产业投资专用门户

华先胜:未来城市到来的基础是万物互联

来源:环球网 2023-01-04 12:08中投网 A-A+

   “需要专业且专注,具备技术与业务转化能力,最关键是要有使命感,要有大局观,有选择,有规划,同时要有自驱力。不能停留在技术的空中楼阁,要以强大的技术创造的生产力去创造价值。”近日,特斯联CTO华先胜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了“技术人”的格局与要求。

  华先胜指出,首先,技术人还是要有使命感,有使命感才有进取的精神,有大局观和很强的自驱力。另外,对技术人有两点要求——既能够追求技术的卓越,同时又能够追求产业价值的实现。“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价值的打造去创造未来城市。我们不能停留在技术的空中楼阁,也要以强大的技术创造的生产力去创造价值。”

  “从微观层面来讲,技术人要专业且专注;从中观上来讲,要有技术和业务的双重能力,要有算法和系统的双重能力;从宏观上来讲,要有使命感,要对未来有判断,有选择,有规划。”他进一步解释称,“其实,我们处在这个时代是特别幸运的一件事情,作为技术人应该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技术的发展让世界改变,不是我们躺在那里就实现了的,一定是有一些人把它做出来的。我希望这些人是我们,我们解决了其中很大的问题,尤其是未来城市的构建——是我们让未来城市变为了现实。”

  “技术人”华先胜及其规划

  据了解,他对特斯联的整个研发体系和技术产品体系进行了整理,也是他加入特斯联以后的第一项工作。

  “之前特斯联在技术、产品层面都有不少积累,在一些真正的业务场景也有不错的实战成绩,而我要做的是帮助集团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体系。”华先胜告诉记者,“我和艾总(特斯联创始人兼CEO艾渝)讨论过后,对研发的整体组织架构做了重要调整,把所有的产品、技术、研发汇总到一起,形成了几个重点的研发团队。同时又对技术产品体系做了梳理,构建了五大产品体系。”

  第一层:IoT,特斯联会做选定领域的传感器、控制器,同时也会做边缘计算的硬件计算的设备,以及机器人。特斯联选择性地部署——边缘计算的硬件布局得更多一些,并有一系列的产品,适应不同场合下边缘计算的硬件的能力。

  第二层:City OS,是特斯联主打的产品。IoT层能够把城市的物模型、空间模型串起来,无缝连接。跟一般的IoT平台不同的地方,特斯联City OS能够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数字孪生模型,同时在这基础上实现智能化。

  第三层:AI和大数据,在这一领域,过去特斯联与许多合作伙伴共同展开了探索,逐渐完善AI的中台化能力,形成更多有自己特色的人工智能的能力。结合特斯联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共同探索,会形其所专注的楼、社、园、城这四个领域的大平台。同时特斯联也在规划无限智能扩充的能力,既让技术的单点能力能够扩充,也让场景化的能力能够自由扩充。

  华先胜认为,“因为单点AI能力是很难展现广泛的丰富的价值的,但是场景化的能力可以。”

  第四层:APP(应用)层,特斯联在应用层专注的几个典型应用,如社区场景,园区场景,办公场景,把这些场景所积累的通用模块变成一个平台,同时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利用下面几层的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应用,这也就成为了特斯联的第五层(City AIoT Framework)。

  “我们规划的这五层是层层相扣的,每一层都很重要。”他指出,“在我们的设计中,每一层是强相关,同时又是相对解耦的,每一层都可以单独做一个产品去支持单独的场景,既互相依赖,又分层解耦,这是一个灵活的架构。”

  AI无法诞生下一个毕加索

  近期,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大赛的冠军作品《太空歌剧院(Thé?tre D'opéra Spatial)》让生成式AI成为广受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

  对此,华先胜表示,尽管机器学习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在见过足够多“低维空间”样本的情况下可以模仿出艺术家作品的样貌,但并不具备类人的“高维空间”的能力,因此无法诞生下一位毕加索。

  “人的艺术创造力是三维空间或者是更高的空间中的能力,这体现在绘画、写作、音乐等。人的作品,是能力的投射,就好像投影将三维空间变为二维空间。而机器学习的这些算法是从二维空间的这些样本学习的,它其实并不能学到三维或者是更高空间的能力。虽然机器学习有一定的抽象能力,但是很难突破到第三维,完全具备人的创新能力。”他进一步解释称,但它见过足够多二维空间的样本,就可能超越已知的那一部分样本,拓展到二维空间中还没被投影的部分,所以机器学习看起来是有创新能力的。尽管如此,机器学习仍然没有办法具备人所具有的三维空间能力。

  在采访中,他谈到,“今天,AI可以模仿出很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样貌,或许看起来还不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超越,然而要成为一个大师,或是开拓一个新的领域的创新,今天的AI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它无法产生下一个毕加索,下一个达芬奇。另外,AI创造出来的作品是由人来解读的,人在解读的过程中又会赋予更深的含义。所以尽管作品看上去是机器创作的,但最后的呈现是有人的参与的,有人脑力加工的过程。”

  他认为,未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人机共存的社会,我们需要达到的平衡态是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情,人做人擅长的事情。

  AI规模化商用落地

  对于AI的规模化商业落地,华先胜认为,无法逾越的三个话题便是——不可替代的价值、规模化的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而场景、系统、平台,结合算法、算力、数据组成的六要素则是实现AI规模化商业落地的一条路径。

  首先,是否可以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创造的价值可以被其他技术简单实现,那么就不能说这个技术本身带来了独一无二的价值,也就不会有顽强的技术生命力。

  其次,可以规模化。

  “今天AI技术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还是有局限。技术一定要在落地的时候,去深入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目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不存在的。一个领域、场景下的解决方案,能不能规模化复制,是在商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他告诉记者,“我们看到很多标杆做得很好,但成本很高,投入人力太大,商业化、规模化推广的时候困难很多,这也是阻碍AI能产生更高价值的问题。”

  第三,要有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对于一个公司而言,相较于学术机构或是公益机构,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发展非常快,企业在自身的领域,必须比别人领先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华先胜把这三点总结成一句口诀:“一不可,一可有”。“一不可”:就是不可替代的价值,“一可有”:“可”是可以规模化,“有”就是有核心竞争力。这三点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落地。

  “另一方面,过去我们做AI,很关注的是三个关键词,算法、算力、数据。这是对AI的单点能力而言。”他指出,但要实现产业化落地,除了这三个关键词以外还有三个关键词:场景、平台、系统。

  “AI是结合场景的,基于场景化的AI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落地;另外,平台化是规模化的前提。一个一个样本去做很难实现规模化,平台化能够把门槛降低,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事AI领域的研发,尤其是应用层的研发;系统化是指我们做AI的能力,要从一个算法,变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进化,可以不断地成长,应对未来的变化。”他总结道:“场景、平台、系统,结合算法、算力、数据组成六要素,是能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一条路径。”

  “未来城市会真正实现很多人提出的梦想:真正无处不在的智能。它的基础就是万物互联。”最后,华先胜认为,三年以后,未来城市应该能够实现我们所提倡的在楼、社、园、城下的万物互联。如今已经实现了一部分,未来是真正能够实现全面的万物互联,这样就会为智慧化的场景扩充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十四五将是中国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重点机会有哪些?
扫码关注右侧公众号,回复对应关键词,即可免费获取以下报告
中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1、中投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投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相关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免费报告
相关阅读
  •   “需要专业且专注,具备技术与业务转化能力,最关键是要有使命感,要有大局观,有选择,有规划,同时要有自驱力。不能停留在技术的空中楼阁,要以...[详细]
    2023年01月04日 12:08华先胜 万物互联
  •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详细]
    2023年01月04日 11:24工业互联网
  •   近日,工信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安装卸载行为、优化服务...[详细]
    2023年01月04日 10:23互联网 应用服务
  •   近日,赛迪区块链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百度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发布了《2021中国元宇宙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详细]
    2023年01月04日 09:08元宇宙
  •   贵州茅台进军元宇宙,新上线了一款古风十足的APP,官方称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00万人,但是BUG却有些多。   1月3日有消息称,茅台新上线的APP无法正...[详细]
    2023年01月03日 15:11茅台 元宇宙苹果 手机APP
相关报告
大健康产业投资前景预测 大健康产业投资前景预测
热门报告
最新动态政府招商数字化新工具——中投顾问产业招商大脑X